资讯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技术文章
产品资讯
MORE推荐产品
首页 > 资讯中心 > 技术文章

什么是TN面板?TN液晶面板结构与原理解析

作者:瑞祥微电子    点击:1088    时间:2015/7/3

TN面板是一种常用的液晶面板,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液晶,其液晶板两端在加电压和不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可以发生90°的扭转。利用TN液晶制造的液晶显示屏称为TN型液晶屏。实际上TN型液晶屏可以分为采用静态驱动或无源驱动,主要用于显示字符及简单图像的TN型笔段式、字符式及点阵式液晶显示屏,以及采用有源矩阵驱动方式(TFT薄膜场效应管)驱动的TN-TFT显示屏,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普通TFT液晶显示屏。一般来说,在没有特指的情况下,所说到的TN型液晶显示屏,是指采用静态驱动或无源驱动的笔段式、字符式及点阵式液晶显示屏,这类液晶屏多为黑白显示液晶屏。

TN型液晶显示屏的结构

1971 年,瑞士人发明了扭曲向列型TN LCD 显示屏,而日本厂家则使该技术进一步成熟,又因制造成本和价格低廉,其得以大量生产,成为主流产品。目前,常用的计算器、数字仪表、电子钟等所用的显示器件都是TN 型器件。

TN型液晶显示屏的基本结构

TN面板结构

将上下两块制作有透明电极的玻璃叠放在一起,其间隔为 10mm左右,四周用环氧树脂封接在一起,封接边框上留有一个注入口,在真空环境下将液晶材料通过该注入口注入到液晶盒内,然后用树脂胶将注入口封堵,再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上一片偏振方向相互垂直的偏光片,底部加上一片反射板,液晶显示器件就算制成了。

TN显示屏内,在玻璃内表面还涂有定向膜(配向膜),并进行了定向处理,在盒内液晶分子沿玻璃表面平行排列。由于上下2片玻璃内表面定向层定向处理的方向互相垂直,因此,液晶分子在2片玻璃之间呈 90°扭曲,这就是扭曲向列液晶显示器件名称的由来。

TN型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

TN型液晶显示屏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tn液晶屏原理

图中,两个偏光片平面上的槽互相垂直(相交成 90°),也就是说,若一个平面上的分子南北向排列,则另一平面上的分子东西向排列,位于两个平面之间的分子被强迫进入一种90°扭转的状态,由于光线顺着分子的排列方向传播,所以光线经过液晶时也被扭转 90°。

在不加电场的情况下,入射光经过偏光片后通过液晶层,偏光被分子扭转排列的液晶层旋转 90°。在离开液晶层时,其偏光方向恰与另一偏光板的方向一致,所以光线能顺利通过,在这种情况下,液晶盒相当于是透明的,我们可以看到反射板的电极。

当液晶上加一个电压时,分子便会重新垂直排列,使光线能直射出去,而不发生任何扭转,使器件不能透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光反射回来,我们也就看不到反射板的电极,于是在电极部位出现黑色。

由此可见,加电将光线阻断(有显示),不加电则使光线射出(无显示)。只要将电极制成不同的字的形状,就可以看到不同的黑色字。这种黑字,不是液晶的变色形成的,而是光被遮挡或射出的结果。

综上所述,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是:液晶棒状分子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排列状态发生变化,使得穿过液晶显示器件的光被调制(即透过与不透过),从而呈现明与暗的显示效果。通过控制电压的大小,改变液晶转动的角度和光的行进方向,进而达到改变字符亮度的目的。

重点提示:真正的TN型液晶显示器,实际上并不一定在液晶屏的入射光处添加光源,而大多数情况下是在出射光处添加一个反射片(镜片)。这样不给液晶加电压时,液晶点的入射光(自然光)能够被反射回来,液晶片发亮;液晶加电压后,光线无法完成反射过程,液晶片发暗。

由于TN面板生产成本相对低廉,因此“TN”技术的液晶面板目前被广泛运用于中、低端液晶显示器之中。早期的TN面板,由于技术原因最高只能显示26万色。后来通过对TN面板的改良,首先通过“抖动”技术可以使其获得超过1600万种色彩的表现能力;其次,采用了补偿膜的方法,使得TN面板的可视角度大幅度提高。目前市场上的TN面板均为此类改良型面板,可视角度都可以达到160°。 

在显示的响应速度上,TN面板由于输出灰阶级数较少,液晶分子偏转速度快,因此很容易将响应速度提高。通常,8ms以下响应速度的液晶显示器,大多都是采用了TN面板。另外,TN属于软屏,用手指轻划屏幕的话,会有类似水纹的现象。故此采用TN面板的液晶显示器在使用时需要更为细心的保护,避免笔或其他尖锐的物体接触屏幕,以免造成损坏。


本文由深圳LCDLCM液晶模块液晶显示屏液晶模组点阵模块笔段模块液晶面板厂家瑞祥微电子搜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Q:381867214!
收缩
  • 电话咨询

  • 075527212675
网页聊天
live chat